戴维和金妮结缡三十四年,三个孩子都已成年。他们背对彼此,坐在家里办公。当金妮扫视收件夹的邮件时,心里漏跳了一拍。是分手经年的前男友寄来的邮件,她点开来。金妮自己对此的描述是,「打开那封邮件仅仅只需一秒,但却是那一秒,改变了一切。我坐在此生挚爱的两个男人之间;一个与我依凭网路相连,另一个则坐在距我不到六十公分的地方。」她开始每周频繁与麦可书信往来,早晨急不可待地冲到电脑旁,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他们偷偷通电话,约定好见面的时间⋯⋯。
艾蓲丽才刚与丹新婚数月,却发现有人用自己的电脑观看女性的情色照片。丹否认所为,还试图删除部分的历史纪录。他们正满心期待迎接第一个小孩,然而艾蓲丽对婚姻憧憬「从此幸福快乐」的梦想,已然破灭。丹不久即承认撒了谎,说自己是初犯,且承诺不再如此行。几天后,艾蓲丽发现丹不仅在两人交往时看了色情影片,就连婚后也是如此,此事使她伤心欲绝。 「几个晚上前,他才刚承诺不再骗我,就立刻当着我的面说谎。」她说。
戴维、金妮、丹和艾蓲丽都是真人其事,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他们勇敢开诚布公,敞开自己的脆弱,因知道尚有许多人正面临相同处境,故渴望能以自身经历鼓舞他人。
这岂是新事?
显而易见,来自性的试探与情欲的思想早已存在了数千年。亚当和夏娃试图遮掩自己的赤身露体(创世纪第三章)。十诫禁戒贪恋他人的妻子(出埃及记第二十章)。一晚,大卫王睡不着,当他在屋顶上行走时,看见一名容貌甚美的女子沐浴────于是派人去打听她(撒母耳记下第十一章)。耶稣说我们甚至不可看见妇女就动淫念(马太福音第五章)。
艺术家与作家存在多久,照片与露骨的文字出现就有多久。唯一的不同在于,电脑使得这些照片与文字随处可取、随时可得,且是人人得以匿名为之。
- 任意而得。许多色情网站都可免费试看,网咖的电脑一分钟只要花一两元台币就可使用。
- 匿名为之。没人知道你如何使用自己房里的电脑(除了上帝以及与你同时在线的人)。
- 人人可用。多数跨文化工作者都有电脑,且几乎都能连上网。
- 随处可取。在餐饮店、机场等地方都可上网(通常免费)。
- 随时可得。网路连线是日夜不停,全年无休。
这是否时常发生?
从戴维、金妮、丹与艾蓲丽身上可以得知,此事不限男女老幼,不论单身或结婚者,人人都有可能发生。目前尚未有研究可得知,有多少比例的跨文化工作者深陷其中。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曾对美国牧师做过调查,发现当中有37%此刻正挣扎于网路色情中。
基于对电脑与跨文化事工感兴趣而参加此一研讨会的与会者,面对「若在跨文化工作者的电脑发现色情影片,该采取何种行动」之问题,感到左右为难,不知该对谁说、当如何做。尽管目前尚无人能明确指出色情造成的问题有多巨大,但根据技术人员对电脑的研究,情况显然非同小可。两位领袖投文呼吁重视此事,该文章遂成为「福音宣教季刊」(Evangelical Missions Quarterly,EMQ)的核心使命,以帮助跨文化事工及网路。两人期盼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对此事的关注与讨论,却未曾有人投书回文寄信给编辑,作者也从未收到任何统筹跨文化工作者的相关人士有所回应。放眼望去,此事乏人问津。大家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却集体回避面对、不愿深谈。
我的配偶明明很属灵,为什么还深陷于网路色情中?
在灵性上较属灵的人比较不会涉入易成瘾的行为,诸如赌博、抽烟、酒精成瘾,以及其他各类的药物滥用。由于网路色情相对新颖,故而在本世纪初前,皆无研究可证实属灵程度与成瘾现象的关联。
如今已有证据指出,灵性属灵并非能抵挡网路色情的防护罩。事实上,看似属灵的人可能更容易被网路色情攻破。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的几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份调查,并于2006年在「心理学与神学」期刊(Psychology and Theology)上发表成果。该报告指出属灵程度越高的人,越不容易有性成瘾,如同论文发表者所预期。然而,该研究同时也发现,属灵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因无法遏制的冲动,而落入网路色情的网罗里。越是热衷参与宗教活动,并且在生活中紧抓信仰的人,越有可能点入网路上的色情照片。越是深切感觉自己归属于信仰群体,且受其支持系统守望的人,越容易观看色情影片。
由于此研究属近期发表,故尽管其成因诸如网路色情较少人反对、较易博得认同、其行为更隐密或比实际外遇更可被同理等许多假说因应而生,但仍尚无人可知两者间的确切关联。
事情怎会至此地步?
蒙受背叛的配偶会经历形形色色的情感。艾蓲丽说:「我感到丑陋、不堪,还很愚蠢……」以下是众人提及,所会经历到的其他情绪。
- 拒绝接受、震惊、错愕
- 生气、愤怒、愤恨
- 伤痛、恐惧、孤独
- 心碎、背叛
- 污秽、肮脏
- 害怕、孤寂
- 怨恨、苦毒
- 受侵犯、惊愕
- 龌龊、玷污
这张表可以一直列下去。情绪是强烈且不断改变的,多层情绪也可能同时发生。也许甚至让人觉得宛如做梦,好像经历一场噩梦,或感觉一切太不真实。
若是配偶深陷其中,我能做些什么?
首先,有些事情得先停下来(如果你正如此行)。
- 不要自责。无论你的配偶怎么说,永远也不可能因为你足够诱人、足够性感或其他种种之好,而使你的伴侣有能力远离电脑性爱。
- 不要参与。看那些照片、影片,或寄邮件、短讯,乃至于透过网路视讯联络他人(不论是否打开镜头),只会让事情雪上加霜。
- 不要再监控配偶。你的伴侣总会想方设法绕过你,透过电脑进行性爱。
- 不要再思考这是罪或疾病所导致的问题。因其两者皆是────且隐含更广。具有社交、灵性、生理、心理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缘由。这是连结于神经化学的罪性缠累。
当然,你想满足配偶的情感需求、性社交趋向、灵命需求,以及其他种种。在挣扎于罪的循环、羞耻感和无声的沉默中,你能以鼓励、支持和祷告予以扶持。你可以打破僵局,鼓励配偶作出下列改变。
- 承担责任。问题不在于你、双方父母、社会、或其他任何人,而在于那正因电脑而性爱成瘾的人────你的配偶身上。
- 承认罪过。你的配偶需要向上帝认罪、向你认罪,并至少向一位第三方人士(数位人士为佳)认罪。
- 悔改。悔改不仅只是感到懊悔或悲伤难过。悔改代表人转离过去的恶事。这里指的是你的伴侣需要停止其行为,也就是远离网路性爱。
- 负起责任。当然,一个人总要对上帝负责,但你的配偶至少需要与一位同性的第三方建立责信关系。这必须是私密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向假释官的角色报告。对象必须是你的配偶能随时打电话的人────对方也会打给你的配偶。
- 参加每周的群组聚会。在团体中分享自己的挣扎,并倾听他人的分享,以对付这个问题。
- 若有需要,愿意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你的配偶(亦或你)可能需要心理医生或咨商师的协助,以推动责信团体的进展。
要注意的是,上述改变是你渴望支持配偶,而非能要求对方照办而行。尽管理论上,人可能担起责任,向上帝认罪并悔改,然后胜过以电脑性爱的制约冲动,但这仅为少数(如有)的个案。通常一般人无法单靠己力成就──或仅因他人强制要求而达成。
单单因受到要求而强制参与于责信小组的基督徒,与未建立此类责信关系的人一样可能重蹈覆辙,向自己的责信伙伴或责信群体说谎。参与者必须决意渴望改变,如此一来,责信关系才能发挥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