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

身为一个国际基督教学院的师长,想像在一天中的最后一堂课上,当你发回试卷时一名女学生回答:我真不敢相信。真该杀了我自己!课后一小时的教职员工会议上,一名年底将退休的老师受到校长不公平的斥责。他转头对你说:像这样的日子让我感到绝望,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起先你忽略这样的言论,因为你认为一般人并非真心诚意说这样的话语。毕竟,他们皆是在海外侍奉神的基督徒,因此他们绝不可能这么做。然而,夜深人静时,你有了另外的想法。或许那名学生是说真的!青春期的女孩只是谈论自杀,但是他们不会有实际的行动吧?难道不是男孩有实际行为吗?或许那名老师是说真的-不会的,身为一名受人景仰的年长男性他有太多活着的意义。而且,青少年才会自我了断,年长者才不会这么做吧?此外,你不会想要探讨它并且孕育这个念头! 

假设你错了。若他们是说真的呢?你要如何得知他们是说真的?你又能够做些什么?若你在思考如何自我了断呢?让我们一同探讨这些问题。 


是真的吗?
 

自杀环绕着许多迷思。若你相信这些迷思,你或许会错过一个拯救生命的机会。以下是一些迷思。 

    口里嚷嚷的人都不会自杀-他们只是在寻求关注。错!

不是所有说要自杀的都会有实际的行为,但绝大多数自杀者在行动前皆有跟人提及-呼求声。任何有关自杀的郑重声明皆是真实的危险警讯且不应该受到忽视。

 

    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可能自杀。错!

青少年与成年人的自杀率约相等。年长的男性为自杀高危险群,例如这位即将退休的教师。

 

    人们易选在圣诞假期前后自杀,而非春季(一学年结束时)。错!

假期的自杀率最低,而春季则最高。

    在与忧郁症的友人谈话时不应该提及自杀,因为这会提供他们一些想法。错!

这些人早就有不少这一类的想法,而我们反而应该鼓励他们分享这一类的感受。事实上,将这一类的想法拿出来探讨或多或少的阻止人们自杀的举动。


自杀是不是罪?


许多人深信圣经上言明自杀是罪。没错,许多人(例如:犹大)选择自我了断,而上帝从未允许这样的举动。许多人选择自我了断乃出于行了恶事,而他们或许看不到其他的解决之道。

然而,圣经中并未有某处明确的记载自杀乃是罪。圣经却有说杀人(取走他人的生命)是错的。事实上,这是出埃及记20章所提及的十诫之一。许多基督徒认为不可杀人的诫命同时亦指不可自我了断。


上帝的子民可以这么做吗?
 

敬虔的人也不例外。圣经上记载者许多著名的人物亦有非常想死的时候。我们常常引用约伯在患难中说出的美妙话语,却忽略了他负面的话语。约伯咒诅自己的生日(约伯记三章一节),询问为何他不在出生时死亡(约伯记三章十一节),并且期望他从未出生或在出生时即死亡(约伯记十章十九节)。 

事实上,许多神的子民在伟大的属灵争战得胜后不久就期望死亡。例如,以利亚在迦密山战胜了巴力的先知后没多久,他坐在一棵树下求死。他说: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列王纪上十九章四节)。当然,上帝并未取走他的生命却让他沉睡并且差派天使叫以利亚找东西吃。在奇妙大事发生后不久后感到失落并不是不正常的。 


跨文化工人才不会这样吧?
 

不是的,跨文化工人亦会有求死的时候。这可以从旧约的第一个跨文化宣教说起,这发生在其中一个最成功的宣教之后。紧接着在他最初对上帝的不顺服后,约拿顺服了上帝的旨意。当他顺服后,超过十二万人悔改。并未感到喜悦,约拿反而想死,并且对上帝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约拿书四章八节)。当然,上帝并未取走他的性命,反而试图与他讲道理。 

跟一般人一样,跨文化工人与第三文化孩童亦会自我了断。若您听到有人说他们想过自杀,这便是你起身预防的时刻。 


我可以怎么做?
 

没错,你想要帮忙,但是你要如何知道该怎么做呢?你该如何做取决于他/她自残的严重性。你可以跟着下面的三个步骤而行。若在任何一个步骤中你感到不适,你可以把你所观察到的讯息上传给他/她的差会的上级主管。不要忽视了呼求的声响-起而行! 

步骤一:念头? 

询问是否有自残的念头。有些人会说他从未有过这种想法。其他人(大约占多数)会说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但是却是在多年前艰难的时间时,而现在他们绝不会这么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终止这个话题。然而,若回答最近有自我了断的想法,你则需要有进一步的行动。 

不要表现震惊或是发誓保守秘密。不要只是不带批判的聆听,提供同理心、表现出兴趣与支持、公开的讨论自杀,并且提供替代方案。主动提及一同祷告并分享圣经上的话语(事先设想查考的经节)。鼓励这一类的人去寻求心理保健专家的心理咨询。跨文化工人通常比较愿意跟一位牧师商谈,这当然没有问题。若这人跟专业人士或牧师商谈,那么你的职责就结束了。然而,若拒绝与他人商谈那么则进入步骤二,请记住不可让有自杀倾向的人独处。 

步骤二:计画? 

请注意每个人自残的方式皆有所不同。问他是否有想过不同的自残方式。即便他还没有思考自残的计画,主动提及帮他们预约能够帮助他们的人如心理保健专家或他们选择的牧师。并且要得到口头上的承诺,承诺在情绪上来时跟你连络而不自残。表达出你的忧虑与关怀,同时追踪他是否定期会晤。 

若他表示想过各种不同的自残方式,则询问他是否已选择其中一种。若表示还未选定方式,则鼓励他寻求心理保健专家或牧师的心理咨询。若表示已有想法,那么应强制两人共同签订合约,保证不会做自残的行为。同样的,立刻表达出你的忧虑与关怀,同时追踪他的近况,并且进入步骤三。记住,不可让积极的自杀倾向者独处。 

(注:若在任何情况下他拒绝与你或他人会晤,则应联络能够为他行为负责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差会的专业人士、主管或任何可以提供帮助者。) 

步骤三:工具? 

询问是否有具备伤害的工具?这是了解他是否有枪、药物、绳索、刀械等等的物品。若确实具备伤害的工具,马上寻求支援,并且与他同在直等到专门处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的专员出现。


若他自杀呢?
 

若一个人决心自杀,你或许无法预防。我就认识一个跨文化工人,因为忧郁症与自杀倾向而住进心理看护中心。即便所有人皆知道他的状况,他仍有办法在他们的看护之下自我了断。 

若你正在关怀帮助的人选择自我了断,这不是你的错。你的责任是尽你所能的爱与关怀他。若你有做到上述的,你已经尽了所有可行的。 


如果那人是我呢?
 

很有可能你在阅读本文是因为你正是那个想要自杀的人。若是如此,照着上述建议的三个步骤行。寻求心理保健专家或与牧师商谈。 

记住,自杀的念头往往与可以解决的问题相关。若你找不到解决之道,心理卫生专家、牧师甚至是朋友皆可以帮忙找到解答。你的自杀危机只是暂时的,当你战胜你所面对的困难时,它将会变得渺小。与家人或朋友紧密连结、与神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梦想会提供对未来生命的意义与满足。 

出处

原文作者Ron Koteskey, Suicide

经许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