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離開工場

提前離開工場

大衛和瑪麗回到家鄉時,終於鬆了一口氣。政治動盪和暴力威脅已經結束,他們的孩子們也順利地開學。他們原計劃在工場待四年,但由於遇到危險,他們的機構要求他們在待了一年後返回家鄉。

不幸的是,在幾週內,不同的壓力困擾著大衛和瑪麗,他們感到不被需要、悲傷,和內疚。其他人並不明白他們在家鄉真的覺得很不適應。這種提早離開工場的情況,往往比在完成某些任務後回歸家鄉要困難得多。

提早離開工場的情形已經發生了數千年,所以讓我們思考一下聖經中的一些例子,什麼是離開的原因、誰受到了影響、可能出現的情緒,以及人們可以做些什麼。

在聖經的時代也發生過嗎?

在《使徒行傳》中第一個跨文化服事的期間,這種情況就發生很多次了。保羅和巴拿巴受派服事,在他們出發之前,稱呼為馬可的約翰加入來幫助他們。他們在塞浦路斯各地服事,然後前往位於現今土耳其的城市別加(徒13:1-13),然後,提前離開的情況發生了。

  • 從別加提前離開。稱呼為馬可的約翰提前離開,回到總部耶路撒冷(徒13:13)。經文沒有說明他提前離開的原因,今天較為普遍接納的說法是「個人因素」,也許是想家、疲倦,或其他任何原因。
  • 從安提阿提前離開。從各地來的人煽動安提阿的眾人,把保羅和巴拿巴趕走,所以保羅和巴拿巴因遭驅趕而離開了(徒13:50-51)。
  • 從呂高尼提前離開。再一次,從各地來的人和呂高尼的眾人策劃傷害保羅和巴拿巴,所以他們逃離了這潛在的傷害(徒14:5-6)。
  • 從路司得提前離開。同樣的兩批人用石頭幾乎要將保羅打死,但他倖免於難。第二天,保羅和巴拿巴離開了路司得,逃避這已被證實的危險(徒14:19-20)。

跨文化工作者可能總是得經常離開所服事的地方。他們不是那裡的公民,所以他們能待的時間是有限的。

為什麼跨文化工作者不得不離開?

在《使徒行傳》的這兩章中,提前離開工場的原因包括了個人因素、被驅逐出境、避免潛在傷害,和逃離已被證實的危險。人們還可能會因為許多其他的原因而提前離開,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原因。

  • 身體疾病,使其失去工作的能力或需要回家治療。
  • 心理因素,從焦慮到精神疾病不等的心理狀況。
  • 兒童或青少年的問題,而這些無法在工場解決。
  • 工場地區的政治動盪
  • 財務需求,需要回到家鄉籌措資金。
  • 壓力和疲憊,使其無法繼續留在工場。
  • 父母年邁,無法照顧自己或有財務方面的需求。
  • 道德墮落,使其被禁止在工場繼續工作。
  • 與其他跨文化工作者發生衝突,無法解決。

以上只是人們提前離開工場的一些例子,其他可能的原因還有百百種。無論提前離開的原因是甚麼,都會影響人們自身並他人的反應。例如,若人們是因為需要回家治病而提前離開,而非挪用機構公款而被召回,他們自身和其他人,都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反應。

會產生什麼情緒?

會產生的情緒的範圍與導致離開的原因同樣有相當多種的可能,有些可能是非常正面的,至少在一開始時會覺得是這樣。例如,若剛剛從緊張、危險,或充滿衝突的地區回來,工人的主要情緒可能是覺得解脫,但負面的情緒也可能會同時發生。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情況。

  • 悲傷,因為失去了許多,如家庭、朋友、工作,和社會地位。
  • 憤怒,是因為並非自身的過錯,而失去了許多。
  • 恐懼和焦慮,由於意外的創傷和對未來的茫然。
  • 關注,這是對於留下來的人的困境。
  • 內疚,因為不能再幫助被呼召要服事的人。
  • 震驚,因一切都是突然的,還沒有時間好好處理和面對它。
  • 羞恥,因所做的事在道德上是錯的,並傷害到了家人和朋友。
  • 憂鬱和沮喪,因知道其實應該要做得更好,但現在看來卻很黯淡。
  • 怨恨,因為被所相信是朋友的人背叛。

這清單可以繼續列下去,但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會自卑地相信,他們被誤解和遺忘了,並因此感受到自身的無用。

誰參與於其中?

在不得不離開工場時,人們往往會感到孤單和被遺忘;提早離開工場,對許多其他人也有影響。

  • 家庭,包括直系親屬和延伸家庭。配偶和孩子也會是必須離開的成員,他們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擾。隨著家庭成員從工場回歸,在家鄉的延伸家庭成員也牽入其中。
  • 同事。沒有離開工場的同事會不得不承接新的職責,而對此心生不滿。
  • 當地同工。跨文化工作者的當地同工可能還沒有準備好獨自承擔職責。
  • 機構,不得不在短時間內快速找人接替某些職責而倍感壓力。
  • 家鄉的人,他們不完全了解發生了甚麼事,可能會覺得工人離棄了神的呼召。

跨文化工作者可以做些甚麼?

跨文化工作者所面對的,是轉換到不同領域時所面對的挑戰,即使所使用的語言是相同的,仍是進入新的文化的過程。若當跨文化工人在啟程之前沒有足夠的職前訓練,則過程會更加辛苦,然情況往往是在他們去到工場時,並沒有人準備要給他們作好訓練。

跨文化工作者回到家鄉一樣是會面對挑戰,即使已經預知會回到家鄉,「重回家鄉」仍是重大的轉變。轉換文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不管是否預先知道。提早離開工場而導致的文化轉換,只會更加艱困,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提早離開通常是不預期和突發的,所以沒有甚麼時間來預做準備;第二,由於是提前離開,其他人往往會傾向「解釋」它,有些解釋起來相對容易,例如明顯的身體疾病或危險的政治動盪;有些則很不容易解釋,例如與同事發生衝突或道德上的墮落。

雖然轉換不同領域或意外提早離開工場所造成的「重回家鄉」很不容易面對,但基本上與預期回到家鄉的情況的步驟基本是相同的。若是突然的離開,有些步驟的順序會需要稍微改變。

  • 面對現況。盡快採取必要的措施,為家庭生活帶來相對「正常」的節奏,例如:需要有住的地方、交通,以及生活所需的事物;若有孩子,讓他們上學或是在家教育,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穩定的節奏。
  • 承認所失去的。提前離開意味著承受著比所預期更多的損失和更少的悲傷時間。花點時間來哀悼這些損失,不論是與其他人一起或是單獨面對。畢竟,我們失去了原本的角色、事工、未來的計劃,等等。
  • 與過去告別。雖然有可能在重獲健康或政治局勢穩定後返回工場,但不要主動指望它。我們是跟隨著神的帶領服事他,只是此時我們無法繼續。我們可能會像保羅和巴拿巴那樣回歸(徒14:21-24),也可能永遠無法再回來。讓某人幫助我們回顧這些,並幫助我們了解這提早離開的事件能如何融入我們的生命故事當中,然後讓過去的過去―但當機會再次出現,並我們知道被引導要回去時,就要準備妥當。
  • 邁向未來。在調整現況並與過去告別之後,就要開始計劃並邁向未來,這可能是在另一個國家擔任類似的職位、在家鄉開始新的事工、回到工場、尋求高等教育,或參與任何上帝給予我們和家人的嶄新旅程。

 

出處

原文作者:Ron Koteskey, Premature Departure

經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