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汇集了四篇短文,重点探讨宣教人员经历挣扎和成长的几个常见方面。这几个方面所提到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作为个人检讨或是宣教团队可以根据这几个进行宣教团队建设。
“耶和华我的磐石是应当称颂的;他教导我的手争战,教导我的指头打仗。”
诗篇144:1
你是否看过美国著名的童话电影《绿野仙踪》?这是在1939年拍摄的。在这部经典的童话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少女试图从仙境世界回家的故事。据说,这个仙境世界是在天上彩虹的那一边。这位女孩名叫朵若茜(Dorothy),她在路上结识了几位伙伴。他们在去翡翠城的途中,来到一座黑色的森林。面对森林,他们担心里面会藏着野兽。于是他们就开始唱歌:“狮子、老虎和熊,啊,我的上帝!”
对于跨文化宣教的人员来说,也常常面对类似的挑战,他们也有类似的歌谣: “巨人、狐狸、狼和苍蝇。”这些动物代表的是何人呢?与宣教士的生活和工作又有什么关系?概括地说,这是来自圣经的一些比喻,代表了当我们尝试在陌生的环境中或用新的的方式来侍奉上帝的时候,我们常常要经历的挑战和挣扎。
下面我们简要地解释一下这几个比喻:巨人会威胁我们的弱点,让我们放弃(撒母耳记下21:15-22)。狐狸会试着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忽视首要的任务(雅歌2:15)。狼会使我们感到苦恼,让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使我们的生活失去平衡(马太福音10:16)。苍蝇藉由让我们的罪散播,从而让我们蒙羞(传道书10:1)。由此可见,我们的敌人魔鬼撒旦试图用这四种动物来“筛选”我们,最终是为了毁坏我们在主里面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详细探讨这些比喻的含义,并找出对付它们的一些办法。
1. 与巨人争战,面对自己的弱点
在生活和侍奉中,往往有一些非常具有威胁性的捣乱者四处出没,寻找机会攻击我们的弱点。我们应当怎样培训工人,让他们能够对付这些来找麻烦的对手,以及如何面对他们自己的弱点?大卫王最后一次争战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策略。
在圣经撒母耳记下21:15中记载,大卫和以色列人在歌伯与非利士人争战,划定了两国的界限。这一次大卫和巨人的争战与从前的那次相比,有两点不同之处:第一,大卫的年龄增长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力气。第二,一位非利士巨人名叫以实‧比诺冲出来,要杀大卫。
战争开始了。在战斗中,大卫开始感到精疲力尽。这正是巨人一直等待的时机–在大卫最脆弱的时候,然后发动致命的攻击。这种攻击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是预先计划好的。你可能会说,这回大卫要被穿糖葫芦了。
有意思的是,经文中指出这位巨人以实‧比诺在腰上配带着新的东西,也许是腰带或是剑。对于这位巨人到底是配带着腰带或是刀,在此的解释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之所以会在此提到表示它确实具有某意义。有一种可能的说法是,他配带着是荣耀的腰带,表示他是所有非利士人中最优秀的。另外一种可能是他所配带的是一把新的刀,而此把刀是有特定的用途,像是用来杀死大卫。但是亚比筛前来帮助解救大卫,而他显然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最后,亚比筛将这位巨人杀死。
更为重要的是,战斗结束后,大卫手下的人围了过来,让他发誓再也不参加战斗了。为什么呢?他们这样做,并不仅仅是考虑大卫的人身安全,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恐怕熄灭以色列的灯”。
这段经文的含义是什么呢?按照我们的理解,大卫作为以色列的王,就好像一盏灯,向以色列和周围的人们反映出上帝的性格和旨意。如果大卫死了,就会拦阻上帝对全人类的救赎计划。 听起来很耳熟吗?
福音工作者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他们所面对和所传播福音的人群。主耶稣在马太福音5:14告诉我们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但是,黑暗的力量试图攻击我们的脆弱之处,正如大卫王受到巨人的攻击,他们企图熄灭我们的灯光–就是我们在人们面前的美好见证。而对付这种攻击最经典的办法就是,借着主的力量,以及来自我们朋友的帮助与巨人战斗,同时面对我们的软弱。
培训的方法–鉴察我们自己的内心
培训不仅是为了提高侍奉技能,同时也是重新评估一个人的优点和弱点的大好机会。尽管前者通常是我们培训的首要目的,而后者乃是为了主耶稣基督的首要意图。正如大卫和他的跟随者们,我们要站起来面对挑战,也要能勇于进入我们自已的内心,仔细鉴察我们心中的巨人和自身的弱点。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控制别人的欲望、自我憎恨、忧郁消沉,以及许多痛苦的记忆都可能埋伏在那里,随时准备攻击我们。
我们所面对的这些挣扎和比较严重而且长期的忧郁消沉症状、棘手的婚姻问题,或者是对自己性别的困惑,例如,在儿童时期受到过性虐待,或者对色情书刊等上瘾,等等这些严重的问题来说是有所差别的。这些较严重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帮助,并可以透过正确的过滤检查和挑选的过程得到确认。过滤检查的工作通常是在培训阶段之前进行,但是在许多项目中,这两个阶段事实上是重迭进行的。
当然,即使分享较没不严重的挣扎是很冒险的。因此,这些个人的弱点最好是在培训的过程中解决,因为培训的教师都有良好的技能和宽广的胸怀,同时也会严格保密。他们在帮助你的时候,会把你的弱点视为令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发现培训的地方不具备这些特点,那么就另外换一个培训中心。
综合上述所言,为了跨文化宣教而设立的基督教培训项目,应当包含下列几个肢体关怀层面:
1. 提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机会:也就是说,专门提供自我反省,以及与可以信任的人推心置腹的分享;
2. 应当让参加培训的人事先知道,这种培训的重点在于突出个人和技能的发展;
3. 所参加的培训教师和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这些优点和缺点;
4. 因此,要让人看到,这个培训中心能够接纳别人的软弱。要鼓励学员面对辅导员,适当地透露自己的软弱,同时也提供学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关心的机会。
这几个层面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还能反映出基督徒之间同属基督肢体的生命,正如新约中所描述的。 (加拉太书6:2说:“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箴言4:23教导我们说,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对自我进行客观地了解,以及建立责任感,是个人成长和侍奉果效的保障。我们视宣教侍奉的培训过程为鼓励和培养未来的福音同工很重要的时期。实际达成的方法就是透过查经小组,学习大卫战斗和其它类似主题的经文。以下有一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进行这种学习。
经文的实际应用
请再研读撒母耳记下21:15-17的内容并自我探讨。阅读下列八点,然后回答每个问题。请仔细与别人一起讨论你的答案。
1. 和大卫王一样,我们都有许多弱点。这些弱点对那些领导的人就更为明显。我们往往是直到危机出现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些弱点的存在。请问,你认为自己有那些弱点呢?
2. “巨人”一词有怎样的属灵含义?这个词是否代表着属灵的力量、属灵的弱点,或者是其它?
3. 从经文来看,巨人以实·比诺预谋想杀害大卫王。你认为是否也有类似于这样的阴谋,阻止上帝在你里面的生命成长,以及你为上帝做的事工?如果有的话,请详细说明。
4. 大卫作为以色列的领袖,是一盏反映上帝性格和旨意的明灯。你的生命是如何反映出如此呢?请列举三种你实际做到的方式。
5. 如果从同工们的相互支持这个角度来分析,这段经文对团队的工作、我们对彼此的需要、是否乐意聆听别人对自己生活的意见和看法,这三方面有何含意呢?
6. 大卫的战场生涯是从遭遇巨人歌利亚开始,然后又以遭遇巨人以实·比诺作为战场生涯的结束。但是这些都不是巨人的最后一次出现。撒母耳记下21:18 -22记载了大卫面对其它巨人的遭遇。请问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人以及什么样的恩赐,才能降服各种巨人?巨人最终是否会被我们打败?
7. 这些巨人不会只出现在战场上一天,然后被上帝差派的勇士迅速地击败。从这几段经文看来,这些巨人造成以色列人许多的伤亡。那么,在我们宣教侍奉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伤亡?在你的属灵争战经历中,这样的巨人给你个人留下了哪些的伤害?你应该来到主的面前,用祷告将这些伤害交托给主。
8. 对于你的生活、家庭和你所在的团队来说,这段经文是否能够有其它形式的应用?
2. 逮住狐狸–调理混乱的生活
你是否经常想清理零乱的办公桌、房间,甚至你的生活?你是否想进行一次大扫除?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的心理常常充满了压力,让我们感到窒息,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责任压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被分散,让我们的视线被转移。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这种零乱的局面,那该有多好啊!对于从事跨文化侍奉的人来说,我们的心中时常充满这样的渴望。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些看似正常,但是扰乱我们生活不安定的来源,以及可以帮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条理的几种方法。
所罗门王在雅歌书2:15中说:“要给我们擒拿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因为我们的葡萄正在开花。”这些狐狸是什么?在跨文化的侍奉工作中,这些狐狸就好比是那些每天分散工人注意力,使他们无法专心于完成主要的工作的比喻。这些狐狸可能是日常的琐事、不断的干扰、法律方面的纠纷、花时间参与盈利性的商业活动、低效率的沟通方式等等。这些狐狸也是指占据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关注的事物:例如,家庭和工作关系、过去对自我的怀疑、孤独、别人的痛苦与不幸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这些所有的事情都会消耗同工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干扰到他们之所以在海外所从事侍奉的原因。
我们把这种干扰的过程称为“工人的漂流”,这是一种自然的倾向,生命中的“潮流”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时间、活动、资源和心里的归属感),使我们分散转移到次要的方向上。换句话说,我们这些工人、家庭和团队,甚至连差派的机构,都不可避免地屈服于“抓住芝麻小事”的趋势。这不只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已,而是更具因难“漂流管理”的工作。让我们一同来看这些分散、干扰我们–狐狸的特点,从而更佳明白跨文化宣教工人所面对的困难。
● 做好的事。好事情会成为最好事情的敌人。对于前沿宣教士来说,有许多好的事情需要工人许多心力去达成,例如为来访者充当导游,招待一些不是你所宣教服侍国家的对象。所以,最困难的一点是怎样在侍奉工作和这些好事情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能够更好的从事并完成首要的呼召任务。
● 生活的要求。照料基本生活的琐事会常常耗费我们精力。例如,一些妻子们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把孩子们送到不同的学校、她们要采购、做饭,最后只剩下一点点时间来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从事其它与宣教有关的活动。那些自立为生的宣教士们更是常常奔波于工作及家庭之间的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应付人际关系。问题出在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
● 急于求成。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 ,有时候会急于达到自己目的。例如,男性宣教士在步入中年后,想换一份职业,或者想急于看到自己工作的具体的成果;或者有两个宣教士在异国相遇、恋爱,然后决定回国结婚定居;也有的想回国照顾年迈的父母;当孩子们长大要回国受中学教育的时候,自己也会犹豫是否陪伴他们回国上学。这些种种及其它内在渴望,必须要得到正确的面对,并且经由祷告来解决。
● 开拓局面的渴望。许多教会工人称之为“七年之痒”,意思是,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渴望,想尝试新鲜的事物、想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一些人甚至觉得被大材小用(像是那些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宣教士,每个星期只能教六个小时的英语)。也有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例如那些全职母亲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在家庭外为宣教对像做点事情。而另外一些人,却觉得忙不过来(有些人的工作较吃力)。在追求个人工作成就的同时,又要面对必要的牺牲,这种挣扎成为许多宣教工人们长期的困扰。
● 墨守陈规。我们都有一种保守的倾向,那就是喜欢采用自己熟悉和方便的方式做事。在跨文化的宣教环境中,这一点可能会表现在学习当地语言的时候,只注意学习与宣教工作有关的内容,而不是学习完整的语言;额外花时间和外国人在一起,也不愿意和当地人建立人际关系。或者在计算机前面无休止的忙碌,却不抽出时间与当地人一起相处。要想完成困难的任务,我们对因难的工作要能保持专注就必须自我约束,来自内在的动机、责任感以及愿意信实的委身。
● 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每个人身上的差异反映了上帝创造的奇妙。 但是,当处于困难处境中的时候,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纷争和冲突。队员们对工作不同程度的期望,生活方式的不同,人际关系的差异,都必须要经过讨论和谅解,还要尽最大程度的努力保持团队的和谐。如果这些差异被掩盖或者放任不管,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能成功。
● 气馁沮丧。如果以上六种形式的 “狐狸”分别和最后这种“狐狸”结合,就会成为最为恶劣的一种。让宣教士气馁沮丧的原因大约有两种,一是工作进度慢,二是同工被调遣到别的地方。尽管为所失去离开的人感到难过是一种健康的表现,但是不加约束的气馁沮丧常常会导致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扭曲个人对上帝的观点的理解,甚至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对上帝产生失望。
以上七种形态的“狐狸”本身并没有错或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因素。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这些“狐狸”潜在的危害性,那么我们的使命工作(提后4:5)就会受到拦阻。要记住,内在的压力和外在的干扰,无论是看似多么正常的情况,都可能被魔鬼所利用。对于撒旦来说,无论是使用狐狸,还是使用饿狼,或者可怕的巨人,只要能破坏你的事工,魔鬼都会感到同样的高兴。
逮住狐狸的策略
你在野外见过狐狸吗?在我家附近的树林中,大约有五年的时间里,就有三只狐狸出没。它们总是一闪即逝,快如闪电,你根本就看不清楚它们在干什么。但是,抓狐狸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信你可以试试。同样地,生活中出现的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转移视线的事情,也就是雅歌书中所说的那些小狐狸,尽管是难以辨别,难以察觉的,但是总有一些办法能够逮住这些狡猾的狐狸。下面有两种经过验证的办法:与自己联合(自我省察);与别人联合(互相督责)。
● 自我省察:在中亚地区有一句谚语:“苦涩的真理胜过甜蜜的谎言。”客观地看待自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会有痛苦的感觉,但这总比无知和否认事实更好。要定期找一段时间安静下来,认真思考并反省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聆听主声音,向知心朋友倾诉,或者向一位教牧顾问咨询。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疗程中得到康复,这样的康复疗程是为了对付不良习惯,强调自我诚实评价的决心。这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根据基督教传统的智慧原则,对自己进行属灵的操练。 (参看福斯特和斯密斯(Foster and Smith)的著作,1993年出版;哈盖特(Huggett)的著作,1993年出版)
写日记也是很有帮助的(参看夏珀森(Shepperson)的著作,1992年出版),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偏僻地区从事宣教工作的人。有一本书名叫《与自己和别人联系》(Connecting with Self and Others)作者米勒(Miller et al),1988年出版,介绍了一种非常好的写日记的方式: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在纸的中间写
下目前最为关心的事情,再围绕着这件事情画一个大圆圈。然后,根据下面五个问题,在圈内写下要对自己说的话。最后,为你思考的事情祷告,或许还可以向朋友倾诉。
1. 我的感官察觉到了什么? (例如,身体肌肉的感觉、胃的感觉、以及呼吸等,是否有不舒服和生病的感觉)
2. 我有什么感觉? (主要是心理的感觉)
3. 我想要什么? (自己有什么内在变化,或者是别人有什么变化,还是处境有所变化)
4. 我在思考什么? (想法、信仰、主题、内容)
5. 我在做什么? (是否有需要注意的行为和行动)
● 责任感:犹太人有句谚语说:“真正的朋友对生命有益,敬畏主的人才能交上真正的朋友。”朋友们在相应的位置互相支持,这是一种基本的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分析策划,祷告祈求可以渡过这段漂流过渡的解决方法。令人悲哀的是,许多人不愿意花时间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常常要不是因为我们太忙,要不就是我们害怕的缘故。或者,有时是因为没有适合做朋友的人选。如果真的没有合适的人,我们可以透过书信或者电子邮件,与可信任的属灵伙伴保持联系。朋友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够支持我们,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设下较切合实际的限制。 (参看克劳德和唐森德Cloud and Townsend的著作,1992年出版)
下面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练习建立更多的互相督责的责任感。与一位朋友在一起,复习这篇文章,探讨下列五点。你也可以和你的家人或团队一起做此练习。讨论怎样才能彼此督导,面对自已有的一些“小狐狸”。用一份日历和表格记录每天的进展,观察自己行为的变化。 (例如,与配偶一起祷告,与孩子们在一起,对空闲时间的使用,以及想要改掉的习惯)
1.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你是怎样渐渐偏离了自已应达到的一些主要的任务?
2. 前面所描述的七种“狐狸”,哪一种对你造成最大的压力及最能使你分心?你可以在纸上画出其中一种的简单图像–要画得写实,具象征性或是抽象性。
3. 为什么你会认为难以逮住干扰你的小狐狸?
4. 你是怎样集中精力在某一项工作上的?请列举你可以采取来帮助你自已的三个实际步骤。
5. 你对“小狐狸”有什么其它的看法?如果有的话,请说明你的观点。
最后一点想法
为什么不进行一次大扫除,打理一下你的内在压力和外在的责任呢?要多与自己联系,自我省察多一些,也要与其它对你有帮助的人联系。正如戈登·麦可当纳Gordon MacDonald(1989)所鼓励我们的那样,一定要定期寻找“安静的时间、安全的地方和特别的朋友”。
3. 在狼面前谨慎行事
宣教人士必须要能够做到“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否则,我们会在宣教生活中成为这些恶狼的牺牲品。
没有人愿意成为饿狼口中的羔羊。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在侍奉中机敏灵巧,就有可能被狼吞吃。
我们应该花点时间思考耶稣在马太福音10:16中的警告:“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要注意的是,耶稣基督差派的门徒(或是我们)并不是勇猛的狮子,而是需要羊群和牧人的羊。为什么主耶稣要如此严肃地警告我们呢?因为侍奉的生活既不容易的,也不总是安全的。
当我和丈夫身为心理学家在开始投入宣教工作的时候,我们明白宣教士主要的挣扎是在跨文化的环境适应方面。如果仅仅是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你也许还可以应付得过来。我们当时的想法算是没错的!
但是很快地,我们痛苦地意识到还有另外一种很大的压力,而且这是我们在海外最初三年中最沉重的压力–试着协调个人的背景/偏好和差派机构的文化之间的差异(麦克奈尔Macnair的著作,1995年出版)。像许多其它宣教士一样,我们不久就体会到了这种人际关系冲突所带来的可怕压力。
接下来,我们开始更加注意属灵的争战。简而言之,当我们获得越来越多的宣教经验时,我们就开始看到还有其它一大群的狼–压力施加者,影响着我们和其它在跨文化宣教侍奉的人。
不久我们就发现,需要建立一种理论上的标准,来评估在海外宣教生活中的各种“狼”。我们逐渐总结了海外宣教生活中的十大“压力”类型。我们列出了这十种类型以便作为服务宣教同工的关怀工具。
实际应用:
请阅读下面这十种压力产生的类型,再把你过去几个月里所承受的压力的原因写下来。然后,把这些原因分别写在两个栏目下,一个栏目是“挣扎”,另外一个是“成功”,并且列举你过去几个月以来对付这些压力时所使用的有效办法。最后,在“策略”的栏目下写出你用来对付将来会面对的压力的方法。请你和一位愿意倾听及支持你的朋友讨论你的想法。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要说明并探讨那些影响我们家庭、团队、部门、地区和整个宣教机构的压力因素。如果完成并加以讨论以下所记载的,将会是了解并减少宣教机构的不同程度的压力的一个好方法。当我们对付这些压力产生的因素时,不要忘记路加福音12:32中所说的:“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
压力的目录
挣扎 成功 策略
——————————————————————————
文化 — 用不熟悉的方式达到所需:学习语言、文化的冲突、重头开始 。
危机 — 常常出乎预料的、潜在的灾难性事件:自然灾害、战争、事故、政治动荡。
历史性问题 — 过去个人所挣扎而未解决的问题:家庭中的问题、个人的软弱。
人际关系 — 与家庭成员、同事、当地人的关系:抚养孩子、夫妻不和、与同工争斗、社会压迫
职业性的问题 — 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工作量、旅行的计划、面对有问题需处理的人、工作的满意与否、更多的培训、政府的“官僚作风”。
机构性的问题 — 个人背景与机构的特点相冲突:不同的单位政策、工作风格和期望。
身体方面 — 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营养气候、疾病、年龄、环境。
心理方面 — 情感的稳定性、自尊、孤独、恼火、忧郁、不良习惯、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生活事务的不同阶段。
支持 — 维持宣教士工作的资源:钱财、住所、教牧和技术性的帮助,肢体联络。
属灵的方面 — 与主的关系:敬虔的生活、潜在的诱惑、与其它基督徒的相处,属灵的争战。
应用于自己、配偶、孩子、朋友、部门、团队、机构,以及其它方面
对压力的评估和解决,不能只是局限于个别的宣教士。然而,我们必须要发现并探讨那些干扰宣教士家庭、团队、部门、地区和整个宣教机构本身的压力产生因素。如果按照这种“压力目录”模式每年至少探讨一次的话,会是了解并减少宣教机构不同程度的压力的一个好方法。
思考与讨论:
压力是整个人面对内在和外在的要求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下面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更加熟悉,这些压力是怎样对你产生影响的。同时,这些问题也能够帮助你来应对这些压力。请回答下列五个问题,并在小组中讨论。你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怎样的启发?
1. 当你承受压力的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身体、行为和情感会有怎样的反应?
2. 这些力是怎样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3. 你最后一次长时间的经历压力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请简要说明一下。
4. 耶稣基督是怎样对付压力的–怎样在侍奉中对付“狼”和潜在的“狼”?根据福音书可以知道,耶稣至少做过25件不同的事情来对付压力。你能列举出其中的多少件?
5. 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你对付压力,保持生活平衡,将“狼”压制在狼窝里?哪些事情是不利于你对付压力的?
4. 苍蝇的愚昧
我们承受着许多心灵深处的挣扎,这样的压力试图在否定真实的我们,让我们变得不再像是自己。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试图在躲避痛苦,甚至是在躲避正常范围内的痛苦。
在许多海外宣教士生活的地区,苍蝇都是随处可见的。在一杯水里发现一只苍蝇,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有一次在泰国,天气炎热而潮湿,我的杯子里就发现一只苍蝇。当时我想,这只苍蝇可能是想游泳。我坐在那里参加一次会议,大约四十多位海外宣教领袖,一起祷告,探讨宣教策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我当力时感到自已相当的特殊。而且当时一切都还蛮顺利的,除了我的杯子里有一只苍蝇以外。
苍蝇的污染
接着,我脑海里很快的回想到当天早上晨祷的内容,深想早上所读到的经文可以帮助我对苍蝇这位不速之客,能有所启发。于是,我思想着箴言书10:1中的经文:“死苍蝇使作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这样的比喻是明白易懂的。
我突然想道,我因为自己作为一位宣教领袖参加这次会议,心里就产生那种特别而优越的感觉,这种态度难道不是愚昧的吗?是的,这种态度的根源是危险的。根据我过去的经验,这种心理和态度最终会污染基督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馨香之气(林后 2:15)。就好像死苍蝇使作香的膏油发出臭气。我明白,自己已经上了小苍蝇的当了!
苍蝇的特点
不管苍蝇是死是活,没有人会故意把苍蝇放在珍贵的香膏里。苍蝇和香膏根本是不相称的两样事物。同样地,我们也不会故意要去污染自己的生活。但是,就像苍蝇会落进香膏里,我们的愚昧–罪,也会潜入我们的灵魂,败坏我们的智慧、尊荣和工作。保罗说过,一点酵母就能把整个面团发起来(林前5:6)。
某些愚昧的破坏力特别大。就拿家中的一些苍蝇来说,它们会使我们感到很烦恼。这些苍蝇是很令人讨厌。同样地,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不良习惯和性格上的小缺点是我们试着想要摆脱掉的。但是,还有许多的苍蝇,特别是这些会叮咬人,传播疾病,能够真正伤害我们。想想这些就是严重的愚昧:例如,没有悔改的罪、没有意识到的傲慢、隐而未现的不健康嗜好、不健康或不圣洁的个性。
你是否注意到过这样严重的愚昧–错误的行为和态度–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都会大大地降低我们的工作果效、损害我们的正直品格、搅扰我们的情绪、甚至伤害别人呢?传道书9:18说:“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但是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善事。”这句经文对身为“基督徒”的罪人更是如此。
来自苍蝇的愚昧出现的频率和强烈度会有所不同。有时候只会发生一次,那就我们可以立刻发现问题,并很快从中学到教训。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把这种苍蝇赶走。但是,有时候愚昧会在不连贯的事件中出现,是难以提前发现的,就好像不知不觉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此外,愚昧可能隐藏在我们生活中不断进行的事情中,是由我们严重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所造成的。这些愚昧,就好像一群苍蝇围绕在我们身边。
但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愚昧,都会导致我们蒙羞。不论我们在生活中有怎样的美德,有怎样了不起的成就,只要有一点愚昧,就能损坏我们的名声,以及影响上帝在人当中的名誉。羞愧不仅是由愚昧的具体内容(不良的言词、可疑的金钱财交易、男女之间不当的肉体或情感关系)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恰当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这种不恰当的言行是因为我们要不否认或者轻描淡写我们的问题和罪,要不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上帝有一颗愿意原谅及在我们需要时帮助我们及重建我们的心,结果使我们没有让自己充分领受上帝的怜悯和恩惠(希伯来书4:16)。这样,事情的结局就更令我们蒙羞。
发现苍蝇
我们常常需要外来的力量,如亲密的朋友、上帝的话语和圣灵,来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苍蝇。产生愚昧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你没有和以上三位“捕蝇专家”保持密切交往。我们提出一些较普通出现的苍蝇,罪–作为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骄傲(约翰一书2:16),会以许多形式出现。
● 隐藏而又会使人上瘾的事:这些是会影响我们时间、判断能力和关系隐蔽的冲动。起初我们这些沉溺上瘾的事可能被掩饰,但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闻到其中的臭味。过度不节制的行为像是运动、作日光浴、暴食或节食、太在意个人的外表或身材、迟到拖延、畏缩退后、购物、看电视、上网等等。我们之所以这样刺激或者压制自己,主要是因为不愿意清楚地面对自己,不愿意直接应付并解决问题。主要会沉溺上瘾的习惯还有像是看色情刑物、赌博和吸毒,这些甚至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 怨恨苦毒:亨利·卢云(Henri Nouwen)观察到在我们这生命中:“爱和伤害永远不会分离的。”是的,我们常常伤害那些我们所爱的人。面对并努力解决这些伤害和宽恕,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要比会让怨恨还有长久累积的苦毒来污染我们和别人的灵魂(希伯来书12:15)来说,一定是更令人接受的。宽恕,是怜恤的一种表现,是对别人得罪自己的一种原谅。因此,宽恕是化解怨恨苦毒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 不恰当的评论:我们的嘴巴既能为我们带来荣耀 ,也能带来尴尬。没有人能够驯服自己的舌头(雅各书3:8)。我们都知道“失言”这一词的含义。 “失言”包括草率的、不合适的承诺,尤其是对上帝的许愿(箴言20:25,传道书5:1-7);或者胡说八道,讲一些让人不舒服的故事和笑话;或者是粗俗的玩笑,这些都是不是造就人的言语(以弗所书4:3-4);还有闲言闲语,重复说一些不公平或是不必要的伤害别人的话;以及不合时、过于严厉的批评。
● 傲慢自大:我们当中的有一些人需要成为领袖,或者希望成为领袖。领袖的角色令人敬仰、能指挥及控制、掌管事物的责任,负责带领方向。但是,我们多么容易地受到因为我们的身份带来的影响力及想要被重视的欲望,而使我们受到迷惑和引诱。膨胀的骄傲和自我抬高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危险。对于那些自以为非常特别的人们来说,这两种心态是非常危险可怕的。而且,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来自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上帝的喜悦和扶助(申命记8:17)。
● 个人生活中特有的苍蝇类型:上面所列举的几种苍蝇能够不断地侵害我们 。你是否能够列举一些干扰你灵魂的苍蝇,无论是已经死的苍蝇和活着的苍蝇?
击打苍蝇
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这些愚昧的威胁呢?对我们来说,可能会很难,而它也是一种过程。就像打苍蝇一样,有的打中了,有的却漏掉了。预防这些愚昧首要的原则是:个人生命要不断成长–与主保持亲近、与别人保持联系、了解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那些能够信任的属灵伙伴保持联络。
当苍蝇在身边飞舞的时候,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是首先承认他们的存在和影响力,这就是认罪的心态。此外,还要决定作出认真的改变和改善,从而限制它们对我们的影响,这就是悔改和重建。同时,还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持续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对付这些“苍蝇”,这就是寻求督责的表现。来自圣灵、可信任的朋友、圣经的启示、教牧咨询、良好团队的指导,都是帮助我们摆脱苍蝇的重要依靠,尤其是对付那些具有致命威胁的苍蝇。认罪、悔改/重建和寻求督责,就好像是三股拧成的绳子,不容易弄断(传道书4:12)。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绳子织成一张环绕着我们的防护网,就好像防蚊子的窗纱,将愚昧遮挡在外面。而且,还能充当安全网,在我们摔倒的时候接住我们。
我们常常希望在这个世界就能享受到天堂般的美好,我们渴望要更多–要有不朽坏的身体。我们盼望那些苍蝇能够永远地远离我们。即使我们享受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我们还是深切地渴慕完全及想要拥有那永不朽坏的身体。然而我们疼痛的灵魂并非是情感问题所留下的证据,乃是我们面对现实时所感受到的暗示,而这是健康的象征。
最后,在本文结束之际,让我们再次思考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里对彼得说的话:“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这段话是对彼得忠心的预言,而不是针对他的失败。我想,主耶稣也是用同样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些在愚昧里挣扎的人。他看到的是我们的潜力,尽管我们有软弱之处,他还是把一些责任交托给我们,就好像他交托责任给彼得一样。这个责任就是去喂养耶稣的羊,尽忠于主耶稣,成为他在万国中的馨香之气(约翰福音21章)。
参考书目:
Cloud, H. (1992). Changes that heal. Grand Rapids, MI USA: Zondervan Publishing.
Cloud, H., & Townsend, J. (1992). 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when to say no.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Foster, R. and Smith, B. (1993). Devotional classics: Selected readings for individuals and group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Collins.
Hart, A. (1990). Healing life’s hidden addictions. USA : Servant Publications.
Huggett, J. (1993). Finding God in the fast lane. Guilford, Surrey: Eagle.
MacDonald, G. (1989). Renewing your spiritual passion.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Miller, S., Wackman, D, Nunnally, E., & Miller, P. (1988). Connecting with self and others. Littleton, C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Programs.
Shepperson V. & Shepperson, B. (1992). Tracks in the sand: An interactive workbook (for recovery journaling). Nashville, TN: Nelson.
Wilson, S. (1993).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USA: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USA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Doing Member Care Well (2002). Used by permission of William Carey Library Publishers. The book is available for purchase through: https://missionbooks.org/products/detail/doing-member-care-well





